132
制革廢水高濃度廢水處理解決方案

制革廢水指制革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制革廠廢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可溶性蛋白質、皮屑、懸浮物、丹寧、木質素、無機鹽、油類、表面活性劑、染料以及樹脂等。
一、制革廢水的來源:
制革生產可分為濕操作與干操作兩部分。濕操作包括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干操作就是整飾工段。制革廢水主要來自濕操作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浸水脫脂及其洗水、脫毛脫灰及其洗水、浸酸鉻鞣及其洗水、染色加脂及其洗水和其他污水。
二、制革廢水的分類:
1、含硫廢水:指制革工藝中采用灰堿法脫毛是產生的浸灰廢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2、脫脂廢水:指在制革及毛皮加工脫脂工序中,采用表面活性劑對生皮油脂進行處理所形成的廢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3、含鉻廢水:指在鉻鞣及鉻復鞣工序中產生的廢鉻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4、綜合廢水:指制革及皮毛加工企業或集中加工區產生的與生產直接或間接的排往綜合廢水處理工程內的各種廢水的統稱(如生產工藝廢水、廠區生活污水等)。
三、制革廢水的特點:
制革廠廢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可溶性蛋白質、皮屑、懸浮物、丹寧、木質素、無機鹽、油類、表面活性劑、助劑、染料及樹脂等 。
四、制革廢水處理工藝方法:
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種技術手段,將污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凈化。
廢水處理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四大類,即生物處理法,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及自然處理法。對于常見制革廢水的處理工藝有以下幾種:
1、脫脂廢水
脫脂廢液中的油脂含量、CODcr和BOD5等污染指標很高。處理方法有酸提取法、離心分離法或溶劑萃取法。廣泛使用的是酸提取法,加H2SO4調pH值至3~4進行破乳,通人蒸汽加鹽攪拌,并在45~60 t下靜置2—4 h,油脂逐漸上浮形成油脂層。回收油脂可達96%,去除CODcr92%以上。一般進水油的質量濃度為8—10g/L,出水油的質量濃度小于0.1 g/L。回收后的油脂經深度加工轉化為混合脂肪酸可用于制皂。
2、浸灰脫毛廢水
浸灰脫毛廢水中含蛋白質、石灰、硫化鈉、固體懸浮物,含總CODcr的28%、總S2-的92%、總SS的75%。處理方法有酸化法、化學沉淀法和氧化法。
生產中多采用酸化法,在負壓條件下,加H2SO4調pH值至4~4.5,產生H2S氣體,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硫化堿回用,廢水中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質經過濾、水洗、干燥變成產品。硫化物去除率可達90%以上,CODcr與SS分別降低85%和95%。其成本低廉,生產操作簡單,易于控制,并縮短生產周期。
3、鉻鞣廢水
鉻鞣廢水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屬Ce3+,質量濃度約為3-4g/L,pH值呈弱酸性。處理方法有堿沉淀法和直接循環利用。國內90%的制革廠采用堿沉淀法,將石灰、氫氧化鈉、氧化鎂等加入廢鉻液,反應、脫水得含鉻污泥,用硫酸溶解后可再回用到鞣制工段。
反應時pH值在8.2-8.5,溫度在40℃沉淀最好,堿沉淀劑以氧化鎂效果最好,鉻回收率為99%,出水鉻的質量濃度小于1 mg/L。但此法適用于大型制革廠,且回收鉻泥中的可溶性油脂、蛋白質等雜質會影響鞣制效果。
4、綜合廢水
(1)、預處理系統:主要包括格柵、調節池、沉淀池、氣浮池等處理設施。制革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和懸浮固體濃度高,預處理系統就是用來調節水量、水質;去除SS、懸浮物;削減部分污染負荷,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
(2)、生物處理系統:制革廢水的ρ(CODcr)一般為3000—4000 mg/L,ρ(BOD5)為1000—2000mg/L,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m(BOD5)/m(CODcr)值為0.3—0.6,適宜于進行生物處理。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有氧化溝、SBR和生物接觸氧化法,應用較少的是射流曝氣法、間歇式生物膜反應器(SBBR)、流化床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總之,在制革制皮工業中還沒有消除廢水的污染,因此需要加強廢水處理的力度。以致于努力減少對環境產生的危害。
獲取高濃度廢水處理解決方案,咨詢熱線:衡經理 13798878761
與眾多優質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合作客戶
















